把垃圾桶装上芯片,实行垃圾分类等级管理


那么,该如何实施把垃圾桶装上芯片,实行垃圾分类等级管理呢?下面就由杭州共享垃圾分类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管理。
杭州共享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中,分散的农村地区曾经被归类为“困难家庭”。一些居民不了解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垃圾经常被扔掉或掩埋。但是,在浦东新区航头镇管辖的13个村庄中有“文物”。他们安静地“蹲”在每扇门外的干湿垃圾箱上,并敦促居民对其进行分类。如果有任何行为无法分类为垃圾,清洁人员收拾门时,相关数据将在准确的时间内传输到区域城市运输中心的管理平台,指导员将单人操作引导至一个监督。在有很多熟人的农村地区,这真是丢脸。

  将垃圾分类为文明家庭选择条件

  杭头镇除了掌握源头垃圾分类外,还在动脑子处理垃圾。根据邻近原则,将13个村庄分为4个区域。每个地区都有一个综合的垃圾生化处理中心,每个村庄都有几间小房子。垃圾转运站。在位于昌达村的湿式垃圾生化处置站,通过添加发酵菌,除臭菌,木屑等自动搅拌处理湿式垃圾的设备,经过18-24小时的快速腐殖化处理后,转化为高活性。生物腐殖酸肥料。

  湿垃圾不会从村里出来,而是在附近处理,使人们看到真正的好处。每个村庄获得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美丽的花园绿化维护和公益林维护,也可以由村民免费使用。长大村的湿法处理现场处理后,每年可节省湿法垃圾处理费3.5万元;湿垃圾经生物降解后可制成堆肥,每年可产生经济价值约12000元。

  但是,垃圾分类是与过去的生活习惯进行的长期斗争,仅靠硬件支持是不够的。从去年开始,航头镇根据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探索了一套“小改道,小村规,小村,小桶,大竞赛,小奖励”的“四大四小”模式。 ”。今年4月,航头镇开展了综合垃圾分类工作,并继续深化这一模式。

  杭头镇以“大站长桶长”为例,建立了“家庭,小桶,大站长,乡镇职能部门”四级评价体系。特别是在小桶长和大站长这两个重要的监督和指导环节中,该镇探索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合作社,并将300多名乡村保洁人员改革为“小桶”和“大站长”。对于四级评估系统中的“家庭住户”,航头镇还通过村民听证会和代表会议,启动了“大村规章和小人民合同”。村规章将垃圾分类纳入其中,建立了垃圾治理自治制度,将垃圾分类作为选择文明家庭和美丽庭院的条件。

  形成智能的全覆盖垃圾分类链

  半年前,杭头镇昌大村村民王国Guo发现了一件新东西。将白色物品放在干,湿垃圾桶旁边。每天早上,清洁工王辉贤收集垃圾时,将分别称量干湿垃圾箱的重量。当规模超过时,根据王氏家族的分类,电子屏幕上的得分是优,良,中,差。

  汪惠贤告诉汪国hang,这件白色的东西是一块芯片,相当于将“电子身份证”绑定到王家门的垃圾箱。每次称重时,芯片都会“告诉”信息接收设备,哪个家庭属于哪个垃圾箱,垃圾桶中垃圾的重量,分类效果,称重时间等信息,垃圾箱的归属信息为传输到管理部门。后台。 “对于湿垃圾,如果桶中的杂质不超过总量的5%,则给出“好”;超过5%但不超过25%时,给出“好”;如果超过40%,给出“差”的“是”。王会贤说,该级别可以兑换积分,1个“优秀”可以兑换10个积分,得到20个“优秀”,即可以兑换200个积分,可以去乡村环境积分超市换块肥皂;如果如果要更换食用油,则必须坚持获得100分“优秀”。

  “一方面,丢面子是不好的,另一方面,获得奖励是很好的。这种好东西怎么不能得到支持呢?”王国兴说,村民们突然看到了垃圾分类的利弊。

  一通十通,很快,昌达村“文物”的消息传到了其他村庄。自今年7月以来,航头镇已将试点经验扩展到所有13个村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6月,杭头镇每天分发约210吨干垃圾,约10吨湿垃圾和约8吨可循环利用物。今年9月,每天分发约112吨干垃圾,约56吨湿垃圾和约98吨可回收物。干垃圾的数量急剧减少,这表明原本混入干垃圾中的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可以返回到属于它们的垃圾箱中。航头镇副市长范业庆说,农村地区人烟稀少。长期以来,通过集中收集和运输来收集和处置垃圾。仅在清洁人员走到门口收集和运输时,才进行监督。分类效果不明显。长期以来,清洁人员和许多村民相识,而我为给一个差评的家庭“不好的评价”感到尴尬。杭头镇还结合安装了切屑的垃圾桶,开通了安装切屑的清扫车,建立了湿式垃圾生化处置站,形成了智能监控,全覆盖的垃圾分类链。

  “如果我们发现寄出的湿垃圾中有一个背心袋,我们将很快能够追究责任并知道哪位管家对管家有问题。”长大村湿垃圾生化处置站站长王能成说,自七月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每个人都受到纪律处分。